也就是他们手脚真的使不上什么劲儿,要不然也是要拿起工具夯上两堵墙的。
将老人手里的枯草垫接了过来,汉子们脸上都带着笑喊叔叔伯伯。有嘴甜的,还不忘说一句辛苦了。
老人心里熨帖,大家心里也高兴。
原来延越的每个人都在努力,为了新家,为了未来,为了新的生活。即使年迈体弱、即使力量微薄,也没有一个人是坐享其成的。
在将枯草垫罩在房顶不久后,雨就忽的下大了。草垫子的大小是常念提前计算过的,延伸出去的长度刚好可以护住夯土墙,让它可以不被雨水淋湿。
二三百人顶着大雨往回走,多数人并不在意天上掉下来的雨点子,倒是有忙热的汉子扬着脸接雨,完事还不忘说一句“得劲儿”。
怕老人们淋雨生病,出门时常念都提醒大伙拿了草帽。他自己也戴了,只是雨点被风吹得倾斜,有的斜打在了背上。刚要打个哆嗦,就发觉好像有什么东西遮住了背后斜淋过来的雨。转头一看,原来是厉把草帽摘下来挡在他的背后。
他想说不用,可厉却不看他,只随意的抹了一把脸上的雨带着他往回走。
外面的雨由大转小,但始终没有停下来的意思。常念想到上辈子听过的一句俗语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昨天看过日晷,应该是快到寒露了。
瞧着祭司发了半天的呆,玥想了想还是拿着织好的布过去,问衣服到底要怎样做。
他们现在穿的上衣连马甲都算不上,不过是用块皮子围上一圈,再用麻绳系好。下边就更简单了,一个桶状的皮裙就是全部的遮挡。男人的短一些,女人的长一些。所以别说做衣服,玥连衣服该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。
常念倒是知道衣服的样子,但是真能画出裁剪样式的却不多。他首先淘汰了现代的t恤短裤,要是跳过传统服饰这一环,还觉得怪可惜的。
关于古代服饰,他能想出剪裁做法的除了马面裙,可能只有魏晋时期的直领襦衫。主要是这种服饰剪裁简单,而且有一种特别的对称美,所以当时就记下了。
如果记得没错的话,魏晋南北朝那会儿很兴襦裙的穿搭,是典型的≈ot;上衣下裳≈ot;的衣制,如今直领襦衫搭配马面裙,倒也合适。
想好便下手,他用麻绳量过母亲身高和肩腰的尺寸,便也不犹豫,开始下手画样裁剪。
常念想着,衣服肯定不能做一身素白色,不然看上去没气色。尤其是母亲的肤色不算白,更不适合。想起来好像是紫色比较衬肤色,他便问玥:“前些日子我讲的紫草还记着吧?”
玥当然记着,张口就说出了它的特点。“紫草,大多一尺到三尺高,长着细长尖叶,叶上有伏毛。”
常念很满意玥的学习态度,“不错,明天你去采一点新鲜的紫草回来,我有用。”